看,這兒是年輕教師精彩綻放的舞臺;聽,這里有青年教師成長拔節的聲音。
3月22日,瀘縣梁才學校小學部在學術交流中心一會議室舉辦了小學教師信息化應用賽課活動。老師們賽前精心準備,賽中氣定神閑,將精巧地教學設計活動一一呈現,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融合滲透,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原來這么有趣、有意義。賽后,評委們用心點評,促使授課老師更清晰地反觀自己的課堂,更確定自己前行的方向。
1.科學 羅昌洪《月相變化》
羅老師首先營造了一個偵破案的情景,從而引發聚焦:月光。接著調學生的回憶,了解學情。月亮變化規律是不是這樣的呢?激發學生探索,然后充分運用模擬實驗、模擬天文館軟件等現代教學技術手段,讓學生從猜測到驗證的一個探尋歷程,從而尋找到月相變化的規律和原因。最終達到用所學知識來解決案件的偵破,學以致用。
本課堂呈現了以下幾個特點:設計上環環相扣,首尾相連,真實自然;信息技術使用上貼合實際,且有創意和改進;學生合作自然、分工明確、操作有序、效果明顯。







2.語文 何鷺《海上日出》
何老師的語言極富感染力,教學設計緊扣學生認知水平,層層推進,條理清晰,活動形式較為豐富,充分培養了學生品詞析句、語言感悟力,讀、說、練、思、寫,發展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能力。課中,借助希沃白板技術輔助教學,圖片、音視頻的適當運用,有沖擊力、感染力,學生學得自由、快樂、生動、和諧,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


3.美術 黎家秋 《大師畫,我也畫》
本節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整節課從總體上看,黎老師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努力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黎家秋老師從備課,教具準備來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課堂教學靈活多樣,教師很好的把握教材要求,始終以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探究感受抽象派繪畫手法的表現方法,培養能力為目標,做到教學目標明確。通過對“畢加索”作品多角度進行圖像識讀和審美判斷達到對多元文化的理解。探究美術表現方法,再創意實踐形成美術五大核心素養。



4.英語 熊吉丹《Will it be hot in Haikou?》。
熊老師用一個簡單高效的小游戲Magic Eyes開始了這一課的教學,復習了天氣的單詞,并運用希沃PK游戲進行鞏固,為新授做好鋪墊。接著呈現天氣的標志圖片,并運用了兩個搭配練習,實現天氣圖標與單詞音、形、義的有機結合。
緊接著進入需要根據天氣預報制定假期出游計劃這一情景創設,利用信息化技術創設了人機對話模擬,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各個地區各個城市間天氣的不同。學生在聽一聽,說一說,移一移的過程中去感知、習得目標句型,最后運用所學和小伙伴一起制定并表達他們的出游計劃…… 她的課堂情景性強,環環相扣,線條清晰,既沒有多余的機械操練,也沒有夸張的教學表演,一切活動都在真實有效中進行!因為她一直認為:一堂好的課,應該是體現學生從無到有,從不會到會的過程。這堂課,無疑做到了這一點。



5.數學 張生銀《搭配中的數學問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應用于生活。張老師的教學素材從衣服的搭配裝束到早餐的組合,再到樂樂上學的路線,樣樣都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張生銀老師讓出了舞臺,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在一片和諧的氛圍中,我們就學會了有序的思考問題,用圖形或者字母表示問題,再用算式去解決問題。后面的配字游戲、造句搭配更是數學與語文結合,帶來了本節課的小高潮。整節課堂層層遞進,由淺入深,讓聽課的老師和學生都感覺意猶未盡。





本次信息化應用比賽,青年教師們賽出了風采,賽出了水平,呈現出了五場不同學科的“視覺盛宴”。最終,科學組的羅昌洪老師執教的《月相變化》一課榮獲一等獎。
(小學部教師發展中心 三四年級組 黃烈蘭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