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縣梁才學校 陳善智
每當披著一身星光走向校園,我總在叩問自己:你熱愛教育么?不管寒來還是暑往。每當帶著煩惱走進教室,我總在叩問自己:你熱愛這群孩子么?不管聰慧還是無知。每當帶著一身疲憊走進空蕩蕩的家,我總在叩問自己:這就是教師的生活么?不管上班還是假日。這時,一位老教師的話總會回響在耳畔:教師是個良心活。
一路走來,我認識了孔子的“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認識了韓愈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認識了陶行知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認識了林崇德教授的“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認識了當代作家賈平凹(wā)的“百無聊賴何為教,一事無成怎做授?”。從葉圣陶到呂叔相,從魏書生到余映朝,從夸美紐斯到蘇霍姆林斯基,從杜威到馬卡連柯,無一不詮釋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高尚的師德就無法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星河耿耿,銀漢迢迢,歲月的長河,千回百轉,千淘萬漉,使一顆顆明珠浮出了水面,他們的異彩流光,道德風范,照亮了二中城西學校發展的歷程,為二中城西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初到城西,是暑假教師培訓時,無情的雨傾盆而下,一條寬闊的泥濘道路拉長著臉孔一直延伸到似乎做過全身大手術,四肢用鋼筋支撐的正門,我想,這樣的路,遲到的老師應該很多吧,但我錯了,每天人們總是在與稀泥大戰三百回合后成功的及時的到達彼岸-會議室,一雙雙鞋上還驕傲的帶著戰利品。周末了,一位位值周教師帶著光榮證在學校里與學生們歡度周末,精打細算怎樣才能將52元錢買到足夠25人兩天的周末慰問品,細心思量著怎樣才能讓孩子們在快樂玩耍快樂學習中不再想家,即使此刻他自己也很想窩在沙發里放松自己,享受天倫。 鋒利的門把手無情的撕咬了一位學生的胳膊,急壞了陳梅老師也急壞了陳旺老師,一路的噓寒問暖,一路的擔憂焦慮,終于等來了120,走進了縣醫院,迎來了孩子的母親,也迎來了轉送瀘醫的建議,更迎來一路的顛簸與緊張。這一路鋪滿了教師的責任感,鑄就了城西教師的光輝形象。
放眼物欲橫流的世界,三尺講臺承載了多少薪火相傳的道德與責任。風風雨雨,酸甜苦辣,時至文明昌達的今天,師德為什么背負著這么沉重的十字架?為人師者的種種滋味都已嘗遍,也已經明白:那間教室里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我捧著一顆心來,絕不帶半根草去。”,“立師德,鑄師魂,練師功,樹師表。”是這個時代的召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教師不朽的追求。雖然我們還很清貧,但三尺講臺需要我們去守望精神的家園。“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將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